养身滋补药品系列
就希望正在线上渠道打出一片天

  这份业绩啥概念呢?数据显示,这是汤臣倍健近10年以来,第三季度首次出现亏损。

  征兆其实早已显露。翻阅过往财报,汤臣倍健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就出现双双下滑,二季度、三季度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

  这个趋势也体现在资本市场。截至2024年11月4日收盘,汤臣倍健的股价是12.80元/股,这个价格相比2021年的高点已经跌去:

  东方财富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汤臣倍健的股东人数(户)为6.917万,其中有近1万人还是近一年买入的。

  遥想当年,汤臣倍健顶着“保健品第一股”的光环登陆资本市场,其曾以110元/股的发行价格和115倍的市盈率创下A股发行“双过百”的纪录。

  欧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零售总规模达到2253亿元,较上年增长约11.6%。同期,汤臣倍健的市场份额达到10.4%,稳居中国第一。

  汤臣倍健旗下有“汤臣倍健”“健力多”“lifespace”等多个品牌,产品覆盖蛋白粉、胶原蛋白、多种维生素等。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

  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汤臣倍健的销售费用为24.27亿元。今年上半年,汤臣倍健在广告宣发上投入了5.22亿元,该费用支出主要为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综艺节目冠名及重点产品的资源投入,其中综艺投放1.31亿元,线亿元,策划制作费及其他共1.87亿元。这事一度引发争议。

  同期,汤臣倍健的研发费用只有1.4亿元、1.5亿元、1.58亿元、1.79亿元,不到销售费用的零头。

  汤臣倍健是零售终端的受益者。凭借与零售药店的深度捆绑,汤臣倍健实现了腾飞。数据显示,早在2012年,汤臣倍健的零售终端就突破了3万个。也正因此,线下渠道一直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接近50%。

  这背后,该行业的线倍;药店渠道则从原来的50%降到如今的16.4%,只有原来的1/3。

  最近的数据是,今年1—8月,全国零售药店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额同比下滑20%——这也是近十年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

  线下萎缩,线上的竞争更加激烈。蝉魔方数据显示,2023年5月-2024年4月,抖音电商保健品行业TOP10品牌里,汤臣倍健仅排第八。

  在产品层面,天猫健康数据显示,2023年90后消费者中最热门的产品,是护肝片、辅酶q10、益生菌、叶黄素和鱼油。

  实际上,渠道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产品创新来弥补,搞出几个爆款单品,就有望在线上渠道打出一片天。遗憾的是,从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对比来看,汤臣倍健依旧没有跳出原来的思维。

  年报显示,2023年汤臣倍健17名董监高共领取税前报酬3561.96万元,这个数据,相比2022年15名董监高的税前报酬多了1648万元!其中,副董事长梁水生、总经理林志成、董事汤晖的薪资,都迎来“翻倍式上涨”。

  客观来说,作为“保健品第一股”,汤臣倍健底蕴还是很深厚的。它的线下渠道积淀、它的品牌持久力,都值得研究。但如果不能迅速适应变化,再古老的护城河也将逐渐走向瓦解。还是那句老话:

  • 网站TXT地图
  • 网站HTML地图
  • 网站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