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促进东港区沿海情况向绿向美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1次阅读 2025-04-04 09:35:29

  

促进东港区沿海情况向绿向美

  10月12日清晨六点半,威海市里口山湿润的风里夹裹着雾气。就读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下称“山东药食职院”)中药系的大三学生黄腾飞已经穿好工作服,熟稔地往背包里放入笔记本、标签、卷尺等工具,从宿舍往山区北侧快步走去。

  在里口山半山腰处,有一片近500亩的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里面种有丹参、黄芩、桔梗、黄精、紫菀、防风、拳参等8个品种、约250万株中药材,总价值约150万元。

  “快看!这株丹参开花了!它是同批最早开花的,说明它长势最好。”刚到种植区,黄腾飞激动地发现,3个月前种下的丹参中,有一株开出了数十朵像扁豆一样的紫色小花。他认真地记录下相关数据,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老师。

  黄腾飞是学院派驻在种植基地的管理员,在这里一边养护中药材,一边做研究。据介绍,该基地是齐鲁本草药谷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山东药食职院与爱康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威海)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每天,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这里进行劳动实践。这近500亩中药材,都是同学们亲手种下的。

  “过了寒露,就不适合播种了。最近,我除了带学生辨别中药材外,还跟他们一起拔草、浇水,观察中药材的生长情况。”山东药食职院中药系副主任辛晓伟介绍,“基地采取生态种植模式,从不使用除草剂。再过10多天,头茬丹参和黄芩就可以收获了。据估算,可以分别收获18万斤、5万斤,总收益约90万元。”

  紫菀干货市价高达每公斤66元,黄芩每公斤44元,丹参每公斤20元……这段时间,持续攀升的中药材价格,挑动着乡村经济的热点神经。山东是中药材资源大省,道地药材资源丰富。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值占全国产量的10%以上,丹参、西洋参等单品种药材产值产量均占全国70%以上。近年来,省内也有不少地区开始转型种植中药材。

  “威海市文登区是国内最大的西洋参主产区。作为中药材市场新秀,文登西洋参享誉全国。但与此同时,威海市中药材多样化水平还较低,亟须继续挖掘潜力。”山东药食职院党委委员孙学朋说,“基地里种植的丹参、黄芩、桔梗等中药材,能在山区丘陵地带生长,耐旱耐盐碱、存活率高,而且市场需求量大,药用价值高,适合在威海进行大规模种植和推广。”

  尽管部分中药材品种利润可观,但若要躬身入局,风险同样不容小觑。首先要跨越的难关,便是“技术关”。

  “我们是一家农业企业,以种植玉米、地瓜为主,之前完全没有种中药材的经验。”爱康谷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世永说,“以齐鲁本草药谷项目为契机,我们实现了‘无痛转型’。目前来看,种植很成功。”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500亩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原本是该企业承包的一片小麦地,一年下来每亩收益仅七八百元,而现在种植中药材,每亩收益将达到五六千元,带动附近村民年增收近两万元。

  学院提供优质种苗、专业人才和技术指导,企业负责田间管理、机械设备、水肥等成本,各展所长、各尽其才,看似是一场“完美的合作”,但闯进一个新赛道,光知道“怎么种”远远不够,后续的“咋加工”“卖给谁”,曾经是压在张世永心头的几座大山。现在,这些顾虑都被一一打消了。

  “我们学院是省内唯一一所药品食品类的专业院校,不仅校内有加工基地,还与多所医疗机构和药企签订了合作协议,让中药材实现‘订单化’种植、‘种产销’一体化,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孙学朋介绍,如今,围绕一座中药材基地开展的全产业链路径探索,已逐渐清晰。

  据悉,齐鲁本草药谷项目自今年4月份启动,眼下正处于一期工程建设当中。截至目前,校内模块,全要素中药种质资源库、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基地等均已建设完毕;校外模块,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完成500亩。根据规划,2026年底,该基地面积将达到4000亩,辐射带动威海乃至周边地区发展中药材种植业,带动百姓致富。

  在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所前泊村,学校还指导5户村民种植丹参,为他们免费赠送种苗,目前已形成两亩试验田。

  “村里丹参的长势特别好,一亩地预计能产3600斤左右湿丹参,现在已经有买家了。”所前泊村高飞表示,“有良种、有技术、不愁卖,下一步,会号召更多村民加入进来。”

  为了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中药材种植,今年,山东药食职院新收购了120斤丹参种子,还育有各种药材种苗100亩。孙学朋说,除了所前泊村,目前他们还与荣成市埠柳镇大梁家村等地积极接洽合作。

  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中医药”发展势在必行。当前,山东药食职院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加紧推进齐鲁本草药谷数字园区建设,推动实现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目前,500亩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内的物联网设备已铺设完毕。

  “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技术等,我们将实现云上农事管理、病虫害识别、自动化控制、农业溯源、云监控、智能农机、无人机植保等信息化应用。平台将根据中药材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其生长的土壤温湿度,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孙学朋介绍。(记者 王鹤颖)(完)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近期,北京、上海、湖南、安徽、福建、广西等多地陆续开启2025年高考报名。其中,多地明确从2025年起取消高考补报名,...[详细]

  10月14日,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东釜山乡小西庄村党支部书记崔长锁又到地垄间查看幼苗长势,向南来北往的游人介绍村里打造的200亩油菜花海、...[详细]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承办的第三期发展中国家麻风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山东省泰安市开...[详细]

  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徐慧伦晓钦为积极落实改善护理服务有关要求,保障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充分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详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质疏松科李新萍陈海翎今年36岁的赵女士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自己25-羟基维生素D为30.5nmol/L,比正常值范围75...[详细]

  代码数量超过1.1亿行,生态设备数量超过9亿台……开源四年来,OpenHarmony取得的丰硕成果成为国产软件创新发展的绝佳注脚。近日在上海举行...[详细]

  本报讯9月30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全国首个戏曲进乡村服务工作省级地方标准《戏曲进乡村服务工作指南》。该标准由日照市东港区文化和旅...[详细]

  本报讯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全过程管理制度改革,从宣传引导、磋商索赔、替代修...[详细]

  本报记者季英德通讯员滕欣潍坊报道山东省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以执法大练兵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将执法大练兵活动...[详细]

  本报讯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围绕张北湾打出联动净湾、生态活湾、协同护湾“组合拳”,聚力打造海湾环境高质量、生态系统高水平、亲海空间高...[详细]

  本报讯日照市东港区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面开展涛雒镇沿海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推动东港区沿海环境向绿向美,切实守护好美丽...[详细]

  本报讯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日照市生态环境局莒县分局在生态环境监管与执法工作中积极探索,推行包容审慎的帮扶执法和无事不扰的精准执法,...[详细]

  本报讯今年以来,日照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持续深化环评改革,把好环评“准入关”、建好环评“高速路”,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详细]

  抗癌宝宝张逸的主持梦,在这一刻梦想照进了现实#抗癌宝宝#山东少儿国庆晚会

  抗癌宝宝张逸的主持梦,在这一刻梦想照进了现实#抗癌宝宝#山东少儿国庆晚会

  浓郁酒香“勾起”家乡味道 中东欧参访团代表期待中塞两国酿酒企业加强交流合作

  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济南召开 林武会见 刘伟讲话 周乃翔致辞

  • 网站TXT地图
  • 网站HTML地图
  • 网站XML地图